扫码获取贷款方案
数财网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养老金如何计算的相关回答,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示例】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1、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2、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3、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1、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2、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3、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扩展资料:
社会保险费的征集方式:
1、比例保险费制
这种方式是以被保险人的工资收入为准,规定一定的百分率,从而计收保险费。采用比例制,原来社会保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补偿被保险人遭遇风险事故期间所丧失的收入,以维持其最低的生活,因此必须参照其平时赖以为生的收入,一方面作为衡量给付的标准,另一方面又作为保费计算的根据。
以工作为基准的比例保险费制最大的缺陷是社会保险的负担直接与工资相联系,不管是雇主雇员双方负担社会保险费还是其中一方负担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的负担都表现为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其结果会导致资本排挤劳动,从而引起失业增加。
2、均等保险费制
即不论被保险人或其雇主收入的多少,一律计收同额的保险费。这一制度的优点是计算简便,易于普遍实施;而且采用此种方法征收保险费的国家,在其给付时,一般也采用均等制,具有收支一律平等的意义。但其缺陷是,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缴纳相同的保费,在负担能力方面明显不公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养老保险
退休金怎么算?
退休金即养老金,养老保险累计交满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便可每月领取,计算方法各地有不同,以青海为例,计算公式如下:
1、基础养老金/退休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职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195个月、60岁139个月)
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职工本人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1.4%
贷款额度1~500万区间,完善信息即可快至5分钟在线审核下款。 >>前往获取额度
返回贷款新闻资讯首页